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(2017年版2020年修訂,以下簡稱“方案”),方案明確,勞動為必修課程,共6學分,其中志愿服務為2分,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,3年內不少于40小時。方案提出,體育與健康的必修內容,必須在高中三學年持續(xù)開設。
方案進一步優(yōu)化了課程結構。首先,保留原有學習科目,調整外語規(guī)劃語種,在英語、日語、俄語基礎上,增加德語、法語和西班牙語。
其次,將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、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,在保證共同基礎的前提下,為不同發(fā)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。
再次,方案進一步明確各類課程的功能定位,與高考綜合改革相銜接,其中必修課程全修全考,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選考,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開設,為學生就業(yè)和高校招生錄取提供參考。
最后,方案合理確定了各類課程學分比例,在畢業(yè)總學分不變的情況下,對原必修課程學分進行重構,由必修課程學分、選擇性必修課程學分組成,適當增加選修課程學分,既保證基礎性又兼顧選擇性。
另外,該方案還研制了學業(yè)質量標準。各學科明確學生完成本學科學習任務后,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應該達到的水平,各水平的關鍵表現構成評價學業(yè)質量的標準。引導教學更加關注育人目的,更加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,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幫助教師和學生把握教與學的深度和廣度,為階段性評價、學業(yè)水平考試和升學考試命題提供重要依據,促進教、學、考有機銜接,形成育人合力。